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caseXqBoxCenterLmenu

劳务派遣员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30
阅读:100次

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享有平等权益,若权益受损,可通过 “明确权责 - 留存证据 - 合法维权” 三步维护自身权益,核心需关注工资福利、社保缴纳、岗位保护三大维度。

首先,明确权益边界,避免 “被侵权不知情”。根据法规,劳务派遣员工应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即相同岗位、相同工作量下,工资、奖金、津贴(如高温补贴、绩效奖金)需保持一致,不得因 “派遣身份” 降低待遇;社保需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不低于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劳务派遣单位需在用工之日起 30 日内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未缴纳社保可能影响医保报销、养老金累计。员工入职时需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标准、社保缴纳方式、合同期限(劳务派遣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得少于 2 年),同时要求劳务派遣单位提供其与用工企业的《劳务派遣协议》复印件,知晓用工企业名称、岗位性质,避免 “隐性派遣”(即实际为用工企业工作,却与无资质的单位签订合同)。

其次,留存关键证据,为维权提供支撑。日常工作中需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证明工资发放情况)、社保缴费记录(可通过当地社保 APP 查询下载)、考勤记录(如打卡截图、工作任务单)、岗位说明书(证明岗位性质与工作量)。若遇到工资拖欠(超过约定发放日 15 天以上)、社保断缴、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可先与劳务派遣单位沟通,要求其限期整改,沟通时需录音或留存书面沟通记录(如微信聊天、邮件),避免后续维权无据。

最后,选择合法维权途径,高效解决纠纷。若沟通无果,可通过三种方式维权:一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携带身份证、劳动合同、证据材料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提交申请),要求劳务派遣单位补缴社保、补发工资;二是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主张同工同酬差额、经济补偿(如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可主张 2 倍经济补偿);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后 15 日内向法院起诉。此外,若因工作受伤,需要求用工企业协助申请工伤认定(用工企业有协助义务),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单位拒绝,可自行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确保工伤待遇(如医疗费报销、伤残津贴)落实到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